说起祛痘的手段,相信每一个饱受痘痘苦恼的人们都有一把辛酸泪。但要说清楚到底怎么做才算是科学祛痘,你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痘痘到底发展到了哪一步。
事实上,因为痘痘的数量、部位、程度不一,临床医学有着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案。
一、痤疮的分度和分级
在国际范围内,根据痤疮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的标准有多种:有的基于临床症状、有的基于总体评价的全球联盟标准和欧洲指南、以及社会心理学和生活质量评价……
总体上,临床应用倾向于采用更加简便可靠的评价方法。国内对痤疮的分级主要是Ⅰ~Ⅳ级分类法。在中国 2019 年修订版痤疮治疗指南中,作出了详细解释:根据痤疮的皮损性质,临床会分为 3 度(轻度/中度/重度)、 4 级(Ⅰ 级/Ⅱ 级/Ⅲ 级/Ⅳ 级),分别代表痤疮的发展程度,与之对应的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二、如何判断自己痘痘发展的程度?
轻度(Ⅰ级):仅有白头粉刺(闭合性粉刺)和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
中度(Ⅱ 级):有粉刺,还有又红又肿的炎性丘疹;
中度(Ⅲ 级):在Ⅱ 级的基础上,还出现了脓疱;
重度(Ⅳ 级):在上述情况下,还出现大且硬的结节痘和囊肿,聚合性损害或溃疡。
三、如何对症治疗?
轻度(Ⅰ 级):核心症状是粉刺,又可以细分为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
针对这种情况,外用维A酸类药膏足矣。维A酸类药膏是轻度痤疮的单独一线药物。药物总归会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首次使用时,要小范围试验,逐渐建立耐受后,才可以大范围使用。一般是睡前外涂在患处,第二天早上洗脸之后,记得使用保湿霜和防晒霜,以防止干燥脱皮和紫外线损伤。

中度(Ⅱ 级):除了粉刺,还有炎性丘疹
需要在维A酸类药膏专注给毛孔清洁疏通和抑制出油的基础上,联合炎性痤疮首选外用抗菌药物——过氧化苯甲酰,进行治疗。
如果是情况比较复杂的丘疹、脓疱等炎性皮损,还要增加抗菌类药膏,比如克林霉素、红霉素。这些都属于是抗生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效果依然不佳、控制不住,还要联合口服的抗生素,等到大面积的痘痘消退后再外用维A酸类药膏持续维稳。
中重度(Ⅲ 级):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
发展到这一阶段,单纯的外用药物基本就无法解决问题了,往往需要联合口服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抗生素,建议不超过8周。外用联合克林霉素、过氧化苯甲酰等抗菌药膏、以及维A酸类(如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如果治疗效果还是不佳,就需要考虑加入异维A酸作为口服药。
重度(Ⅳ 级):结节和囊肿,聚合性损害或溃疡
重度痘痘的状况往往是非常严重的,这时候,战力强大、副作用也明显的口服类异维A酸也必须上场了。
作为处方药的异维A酸,几乎就是一种专门为“战痘”而生的药物。它几乎可以作用于痘痘发病的各个环节,包括缩小皮脂腺组织、抑制皮脂腺活性、减少皮脂分泌、减轻毛囊皮脂腺口的角质栓塞以及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繁殖等。经过长期、规律的口服治疗后,重度痤疮的治疗效果明显且复发率比较低。
不过,“战痘一把好手”异维A酸的副作用也比较大,常会出现皮肤、嘴巴干燥和脱皮,面部敏感灼热等情况,而且它会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因此,异维A酸是孕妇的禁忌药物,女性患者在服药期间,要严格避孕,在停药至少 3 个月后才能怀孕。由此可见,异维A酸真的是一把“牛刀”,不是关键时候,真的不会上场,同时,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总的来说,痘痘虽小,但是麻烦很大。如果病情总是反复或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就不要怕麻烦,抓紧时间去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评估病情,坚持治疗,才是唯一的科学办法!
【参考文献】
[1] Vos T, Flaxman AD, Naghavi M, et al.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s) for 1160 sequelae of 289 diseases and injuries 1990-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J]. Lancet, 2012, 380(9859):2163-2196.
[2]舒涛, 刘瓦利. 异维A酸与痤疮[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 20(004):241-242.
上一篇:做好以下几点,痘痘主动远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