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1.直接法和间接法;2.工作底稿法、T型账户法和分析填列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编报现金流量表,同时要求在附注中提供以净利润为基础调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第一步:编制表格
用"逆向编制法"首先求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其次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流量净额"求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附表中从净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至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或增加)的金额,求出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或减少)行中.
第二步:测试正确与否
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金额+《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合计的"年初数"金额=《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合计的"年末数"金额.
注意三方面情况: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当固定资产发生清理状况时,一定涉及固定资产原值减少、固定资产折旧额减少、固定资产变卖收入增加、处置固定资产损失(或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发生等项目.
贷款及贷款利息的填报-《现行会计制度》核算利息是在"财务费用"科目中核算的.因此,在填入"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时,同时也必须填入补充资料中的"财务费用"内.
负债合计中,要剔除短期借款、预提费用科目的金额数.
第三步:填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流"
填写"现金流入合计".按照填报要求,应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净额的.中小型企业一般只有现金及一个银行存款账户,并且大额现金均存入银行.为此,只要将银行存款账户借方累计发生额+少量的"坐支现金"就可以作为"现金流入合计"填入表中了.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流量=《损益表》商品销售收入本年累计数-(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账款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
收到税费返还,指由税务机关根据优惠政策退还给企业的各项税款,如出口退税等(代扣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不包括在内).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计算公式: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现金流入小计-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流量-收到税费返还.
现金流出小计的计算公式:现金流入小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计算公式: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损益表》销售成本+(预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存货科目期末数-期初数).
支付给职工以及支付的现金,按"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借方累计发生额填入.
支付的各项税费,按"应付税金"、"其他应交款"两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填入.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计算公式:现金流出合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
编制《现金流量表》除了反映企业当期现金流量外,还对会计核算的规范化起到检查作用.例如,上缴上年度所得税不通过"本年利润"账户,应直接计入"未分配利润"账户等.
现金流量表有什么作用?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企业一定时期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类.
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
(1)评价企业未来产生现金净流量的能力;
(2)评价企业偿还债务、支付现金的能力;
(3)分析净收益与现金流量间的差异等;
(4)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价企业经营、投资、筹资的财务状况.
现金流量表用处:
1.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未来产生现金净流量的能力;
2.评价企业偿还债务,支付投资利润的能力,谨慎判断企业财务状况;
3.分析净收益与现金流量间的差异,并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
4.通过对现金投资与融资,非现金投资与融资的分析,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
以上详细介绍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哪些,也介绍了现金流量表有什么作用.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工作底稿法等等,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在于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还债能力,分析净收益与现金流量间的差异等等.
上一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流程
下一篇:如何管理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