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听小骨脱落或移位时,耳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异常响声,脱落后继发出现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听小骨是人体中最小的骨骼,左右耳各三块,分别由锤骨、砧骨及镫骨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作为一个杠杆系统,将声波由鼓膜传至内耳,并具有声波放大作用,放大细微的声音从而扩大听力范围。若出现听小骨破坏、缺失,可选择就医行听骨重建手术,使用人工听骨链替换受损的听小骨,从而提高听力。若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未做好健康管理,或出现耳部、头部外伤,可出现人工听小骨脱落或移位,表现有脱落时耳内出现明显的咔嗒声、咕咚声等异常响声,脱落后耳朵出现闷堵感或轻微疼痛,继而出现耳鸣、音色变化、耳朵漏风感、听力下降等。若术后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行颞骨CT评估听小骨情况,若存在移位,可能需行手术修复;若出现脱落,可能需再次进行人工听骨链重建术等。
进行听骨重建手术后,应做好防护和日常管理,以免听骨链移位、脱落等,影响手术效果。包括避免头面部外伤、短时间内乘坐飞机;术后2周内避免洗澡,保持耳道与手术术腔绝对干燥;避免剧烈活动、吹奏乐器;避免接触噪音,建议不要使用耳机和长时间听电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