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上讲,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
中医学上,通过不同的经络可主治其不同部位病症,但需由专业人士操作。
大腿内侧的经络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在前侧,足厥阴肝经在中间,足少阴肾经在后侧不同经络起始不同,包含的穴位也不同。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从足部往上的穴位为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等21穴,左右共42穴。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穴位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等27穴,左右共54穴。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背毫毛部,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 曲泉、 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共14穴,其中11穴分布于下肢内侧,3穴位于胸腹部。
足太阴脾经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少阴肾经主治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足厥阴肝经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其他疾病。
上一篇:脚上起癣的图片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