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是接触过敏原引起的超敏反应皮肤病,实际分类复杂,常见类型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等,典型表现为各类型皮疹,伴不同程度红肿、痒痛等。
过敏性皮炎过敏原经皮肤黏膜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机体,通过系列反应诱导抗体生成使机体致敏,当再次接触时,免疫系统活化、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相应皮肤损害。
1.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按病程分三期,急性期皮损为边界清楚的红斑,形态与接触物有关,其上有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大疱。亚急性期、慢性期皮损程度减轻。

2. 湿疹
湿疹皮损初起为红斑基础上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周围绕以炎性红晕,水疱破溃后出现糜烂渗出,转为慢性期时皮肤粗糙增厚、呈苔藓样变。

3. 荨麻疹
荨麻疹患者常突然自觉皮肤瘙痒,并因真皮浅层水肿而很快出现隆起性风团,大小形态不一,可孤立分布或扩大融合成片。一般数小时后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并逐渐消失不留痕迹,但新风团可不断发生。

当皮肤出现疑似过敏症状且脱离过敏原后不缓解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进行视诊、皮肤点刺试验、划痕试验及斑贴试验等,根据皮肤反应判断患者对某种接触物是否过敏,从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