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症是血液混于汗液中排出的症状,常伴发于出血性疾病如鼠疫、血友病等。鼠疫是耶尔森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血友病是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鼠疫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炎症等;血友病有终身出血倾向,表现为出血处疼痛、功能障碍及反复出血所致的累积损伤等。
鼠疫
鼠疫临床常见有腺型、肺型及败血症型。腺型除全身症状外,主要是受侵部位弥漫性淋巴结肿胀,与皮下组织粘连,触之坚硬、疼痛明显;肺型以高热、剧烈胸痛、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为特征;败血症型以高热休克、皮肤黏膜广泛出血、淤斑,进而导致组织发绀、坏死为表现。

血友病
血友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皮肤瘀斑,外伤或活动后关节出血伴肿胀、活动障碍,不同部位出血其伴随症状不同,如发生肌肉血肿会引起疼痛及压痛,自发性脑出血可导致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症状。

鼠疫以抗菌、对症治疗为主,采用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肌注或静脉滴注,注意早期足量用药,高热及肌痛患者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血友病目前仍以补充缺失凝血因子的替代疗法为主,如基因重组的纯化FⅧ、FⅧ浓缩制剂、新鲜冰冻血浆等,可按需治疗或预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