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俗称热疹,是夏季或湿热环境下常见的浅表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丘疹、丘疱疹、水疱,可伴刺痛或瘙痒,据汗管损伤和汗液溢出部位不同分为白痱、红痱、深痱等。
湿热环境下,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的汗腺分泌大量汗液、不易蒸发,使角质层浸渍肿胀、阻塞汗管,汗液滞留、压力增高致其破裂,汗液等代谢产物外渗到表皮或真皮,堆积并产生刺激,可引发炎症反应。
1、白痱
白痱是针尖大小的浅表性水疱,壁薄清亮、易破,周围无红晕,1~2天内吸收,留有细小脱屑,一般无自觉症状。好发于躯干和间擦部位。

2、红痱
红痱主要为针头大小的丘疹,密集排列,周围绕以红晕,皮损消退后有轻度脱屑,伴灼热及刺痒感。多发于肘窝、颈部等皮肤褶皱处。

3、深痱
深痱皮损为密集的、与汗孔一致的非炎性丘疱疹,出汗时皮损增大,泛发时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痱子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原则是清凉、收敛、止痒,可用炉甘石洗剂和痱子粉,瘙痒明显时应口服抗组胺药如非索非那定片、地氯雷他定片等抗炎治疗。注意室内通风散热,衣着宽松透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