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皮炎又称红皮病,是一种全身或几乎全身皮肤潮红、脱屑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依据病情、预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剥脱性皮炎主要继发于其他皮肤病,也可由药物过敏引起。
1、急性红皮病
发病急骤,伴有高热、全身乏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皮损初起为泛发的细小密集斑片、斑丘疹,呈猩红热样或麻疹样,迅速增多、融合成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以面部及肢端明显,并伴有大量脱屑,呈大片或细小糠秕状,手掌、足跖部鳞屑可呈手套或袜套状脱落,手、足、四肢关节面出现皲裂,甚至出现脱发、甲脱落,腋部、会阴、肛门周围、肘窝、腘窝处可以糜烂、渗出,常伴有剧烈瘙痒。
2、慢性红皮病
表现为慢性弥漫性浸润性潮红、肥厚、大量脱屑,渗液、肿胀减轻。还可能伴有低热、低蛋白血症、酮症酸中毒、继发感染、心血管病变、内分泌失调等。
剥脱性皮炎的治疗有内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维A酸类、抗组胺药、抗生素。并且外涂糖皮质激素软膏或霜剂,可减轻皮肤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