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和痤疮,不仅名字相似,临床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今天,教你如何辨别,避免错把玫瑰痤疮当成痤疮,耽误治疗。
一、什么是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又称为“酒糟鼻”或“酒渣鼻”,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面部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二、玫瑰痤疮和痤疮有什么区别
玫瑰痤疮主要发生于30~50岁的中年人,疾病不同亚型的表现也不同,可表现为面部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也可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丘疹、小脓疱、小结节,病程长的还可以伴有鼻赘、鼻部增生肥大等。因为大部分患者具有潮红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情况,早期很容易被误认为“皮肤敏感”或“过敏”情况。
而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俗称为青春痘,好发于青春期。大部分患者在青春期过后症状可自然减轻或痊愈。除了面部,也常见于胸背部、肩部等皮脂溢出部位。它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粉刺、炎症性丘疹和脓疱、结节,常常也表现出来“毛孔粗大、油光满面”。
想要区分两者,还需有经验的专业皮肤科医生作出诊断,有时可借助皮肤镜等辅助检查手段。不过,玫瑰痤疮与痤疮都可能出现丘疹、脓疱等症状,而且一个人也可能同时患上玫瑰痤疮与寻常痤疮,因此常出现误诊或漏诊。
三、玫瑰痤疮怎么治疗?
玫瑰痤疮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面部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日常要注意保湿防晒、避免冷热环境刺激,不建议使用封闭性彩妆产品如粉底液、定妆产品等,否则有可能会使玫瑰痤疮加重。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并尽量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保持平和的心态。
根据发病情况、年龄、病情特点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口服药物中,炎症明显者可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毛囊虫较多患者可选用甲硝唑,红斑明显者常结合羟氯喹抗炎抗免疫治疗,对于丘疹、脓疱和增生肥大者还可口服异维A酸。
此外,对于精神紧张、焦虑的患者还可结合抗焦虑类药物稳定情绪,难治性潮红和持续性红斑患者可结合β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剂。
在外用药物方面,抗微生物类、壬二酸、过氧苯甲酰、水杨酸及缩血管的药物,可在不同类型的玫瑰痤疮患者中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用药不存在最优解,如需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药物,并充分了解药物的使用细节、疗程和可能副作用等。
其他治疗:强脉冲光、染料脉冲激光、CO2激光亦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用于玫瑰痤疮的治疗中。

由于痤疮与玫瑰痤疮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且可能与玫瑰痤疮同时存在,我们应该提高警惕,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Archer CB,Cohen SN,Baron SE,et al.Guidanc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cne[J].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2012,37(Supplement s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