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商品如何结转成本
结转成本的三种方法分别为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结转成本主要是指结转销售成本,也就是说,企业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的当期,需要将已经销售的产成品成本结转为当期的产品销售成本.
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先入库的产品先发出,对发出的产品成本进行计价.采用这种方法,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先入库产成品成本在后入库产成品成本之前转出,以此确定发出产成品和期末产成品的成本.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产成品销售成本,但比较繁琐.如果企业产成品收发业务较为频繁,且产成品生产成本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二、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以每次入库产成品成本加上库存产成品成本,除以每次入库产成品数量与库存产成品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
产成品单位成本=(库存产成品实际成本+本次入库产成品实际成本)/(库存产成品数量+本次入库产成品数量)
本次发出产成品成本=本次发出产成品数量*本次发货前产成品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产成品成本=月末库存产成品数量*本次月末产成品单位成本.
这种结转成本的方法便于企业及时了解产成品成本的结存状况,计算出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产成品成本比较客观.但是,由于每次入库产成品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工作量很大.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当月全部入库产成品数量加上月初产成品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入库产成品成本加上月初产成品成本,计算出产成品的加权平均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产成品的成本和期末产成品成本.月末一次性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
产成品单位成本=【月初库存产成品实际成本+(本月各批入库产成品的单位成本*本月各批入库产成品的数量)】/(月初库存产成品数量+本月各批入库产成品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产成品成本=本月发出产成品数量*产成品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产成品成本=月末库存产成品数量*产成品单位成本
这种结转产成品成本的方法计算相对简单,也就是只需要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产成品的单位成本.但是,由于日常无法反映企业发出和结存产成品的单位成本和金额,不利于产成品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尤其是不利于日成本的核算和管理.
三、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也称为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等,这种计价方法关注的是企业所发出产成品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可以逐一辨认各批发出产成品和期末产成品所属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和期末产成品的成本.
这种结转成本的方法,其成本计算准确,而且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但是产成品收发频繁的企业,其发出产成品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这种结转成本的方法适合于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成本结转的主要步骤.成本结转主要包括,计算和结转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和结转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其会计处理为:
计算和结转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时,借记:产成品
贷记:生产成本
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XX产品
贷记:产成品
总之,结转成本的三种方法为,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三种不同的结转成本方法,各有利弊.企业根据产成品的实物流转方式和性质等,选择发出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并合理确定当期发出产成品的实际成本.
发出商品结转成本需要注意什么?
结转成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转成本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即必须符合会计原则和准则; 2)结转成本应该是实际发生的,而不是估计成本; 3)结转成本应该是可以追溯的,即可以追溯到原来的成本发生的时间、地点、数量等; 4)结转成本应该是可以定量计量的,即可以确定成本的数量等; 5)结转成本应该具有可行性,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结转.
以上详细介绍了发出商品如何结转成本,也介绍了发出商品结转成本需要注意什么.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发出商品结转成本的方法是比较多的,经常用到的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等.发出商品需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财务人员需要关注一下.
上一篇:内部收益率怎样计算出来
下一篇:开收据写元还是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