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浙江启动“千万工程”。经过20多年的实践,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2004年起,浙江省开放大学体系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精准施策”“因地制宜”“聚焦小切口”“久久为功”等理念、方法和机制,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累计培养了30余万名扎根乡土的“头雁”人才,在“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精准施策,构建“没有围墙的课堂”
全省各地教育、组织、财政、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制定“领雁”培养方案,统筹计划编制和生源发动,优化专业设置审批,量身定制实施“学历+非学历+创业”订单式培养,降低入学门槛,共有36个县区市提供经费等政策保障支持,促进“愿学尽学、便学优学”,实现“群雁”齐飞。
2023年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中,涌现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都是开放大学培养出的“领雁”。其中有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方榴仙,安吉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全国劳动模范施文美、吴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卢娜,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汪丛兵,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蓝景芬,浙江省担当作为好书记潘春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李春萌,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全省“最美个体劳动者”张双其,缙云烧饼“总教头”赵一均……
说起来自“两山”理念诞生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的火炬手潘春林,他到开大提升了农业经营技术,从农家乐起步,发展接待研学游、经营特色农产品,还开办旅游公司、车队、文化公司、洗涤公司等,将致富的路越走越宽。每当他谈起总书记到访他经营的“春林山庄”的情景,都难掩激动:“我们都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受益者,我要把我自己的故事、余村的故事,讲给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因地制宜,构建“家门口的课堂”
农村“领雁”人才,要坚持本土化培养思路。浙江省依托完善的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和社区教育办学体系,构建起“省-市-县-街镇-村居”五级育人网络,将教学点有效延伸到山区海岛、田间地头,满足农村学员“不离乡土、不离岗位”“在家门口上大学”的期盼。
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基层联系点,他曾四次亲临、五次回信。姜丽娟原先在外创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带领10余名青年回到家乡发展,来到淳安开大学习,并一步步成长为下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妇联主席。她开设“初心、廊桥、板凳、农家”四类教学课堂,激发党员干部工作活力。2022年,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亮相“党代表通道”首场采访活动,专门讲述从下姜到“大下姜”,从先富到共富的奋进故事。
温州开大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弘扬‘海霞精神’”“真正把洞头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等系列要求,将洞头区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培育为浙江省和长三角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连长陈盈盈专科、本科连续在开大就读,已成长为海霞学院院长,202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聚焦小切口,构建“互联网+课堂”
“互联网+党建+思政”育人新模式在“领雁”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网融合数字化“一站式”学习平台、身临其境的仿真实训实践环境、人工智能“乐学助手”,将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在线学习与离线学习、个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场景教学等有机结合,有效解决网络学习“痛点”,实现全省“同上一堂课”。
“退伍不能褪色,我要用一片叶子富裕八方百姓。”绍兴市新昌县的盛文斌,退伍返乡后接过父辈的接力棒,带头成立茶叶合作社,来到开大参加互联网学习,建起了大佛龙井数字化育苗基地,为该县茶产业打造了全产业链数字化样板,并带领团队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荣获全国金奖,实现全国开大体系的突破。目前盛文斌已成长为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
久久为功,构建“终身学习的课堂”
各地纷纷创造条件让“领雁”人才走上课堂讲台、竞赛擂台和风采舞台,让他们用通俗易懂的乡土语言讲学习、比能力、传经验,成为学习的主角和校园的风景。强化信息化时代学习目标、学习能力系统培养和过程引导,帮助学员建立正确的学习观,提升把握学习规律和方法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并将终身学习变成一种习惯。
“第一步变干净,第二步变漂亮,第三步有特色。”缙云县壶镇镇联丰村党总支书记楼干强,2019年入学后就担任学校农民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员。2023年登上第十七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他在发言中说,借着“千万工程”的东风,联丰村从“脏乱差村”变成了一个“绿富美”的景区村,又把“美丽风景”变成了“美丽经济”。
毕业于嵊州越剧艺术学校的吴玉梅很有戏曲天赋,但是皮肤对油彩过敏,越剧梦不得不中断。“想不想成为茶艺师?”“我愿意!”入学时,开大导师吕美萍与她一问一答,实践了一场长达12年的追踪式人才培养,成就了一位全国技术能手、浙江杰出工匠。
台州开放大学将“家+”的理念融入育人过程,成立企创联盟。“在开放大学的学习,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帮助,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土生土长的黄岩人黄国煌与黄瑜返乡创业,在黄毛山山顶打造了匠心独具的“天空之城”,成为网红打卡点。他们毕业后,仍然积极回校担任“潮头说”宣讲员,他们在自己的企业宣传语“云里雾里天空之城星空下等你”后边,又加了一句:“打‘开大’门,‘浙里’终身学习等你”……
作者:张枝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