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总额的三个计算公式
利润的三个计算公式
1、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是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组成的;类似的,在"营业成本"是由"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组成的.
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即企业在一定期间的利润总和.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日常营业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它也是企业财务成果的组成部分.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债务重组利得、企业合并损益、盘盈利得、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政府补助、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罚款收入、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会计利润与利润总额的区别是什么?
会计利润与利润总额的区别在于会计利润一般指企业的营业利润项目,而利润总额是营业利润项目的金额加上营业外收入项目的金额和减去营业外支出项目的金额计算得到.会计利润主要是对企业主营活动项目的反映,而利润总额则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主营活动项目和非主营活动项目进行反映.
会计利润与利润总额同属于企业利润的范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的定义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总额的三个计算公式是什么?在上文汇总的相关会计知识中,小编老师已经针对计算利润总额计算公式以及各项财务指标定义都是有所讲解的,其实作为会计人员来说,计算企业利润总额的指标是一项基本的技能,并且针对企业发生的利润总额相关财务处理分录都是有所阐述的,如果你们想要学习更多相关的内容,都是可以来本网站上进行搜索,这里有很多专业的会计老师会帮助你们学习的.
下一篇:周转材料的摊销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