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7月30日召开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昌吉州全州上下扎实推进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筑牢良田根基,推广优质良种,强化科技赋能,推广优质良种,升级智能装备,小麦种植实现品质、单产“双提升”。特别是冬小麦,在百亩、千亩、万亩、十万亩连片种植区域分别刷新今年全疆冬小麦单产的最高纪录。预计小麦平均单产459.3公斤、总产76.93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10.23%和4.85%。
据介绍,上半年昌吉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基础设施,目前全州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达到530.76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的2/3,州本级先后投入资金,累计新建和修复末级渠系2106公里,这些“强农”措施,都为实现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持续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甄选适宜昌吉州推广的优质高产品种,推广新冬52号等6个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主导品种,目前全州小麦良种覆盖率达100%。
昌吉州组建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专家参与的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编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举办40余场现场培训会,手把手指导农户掌握缩行增密节水种植、化控防倒伏等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小麦倒伏难题,为产能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依托国家农机装备更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昌吉州加快农机更新迭代,推动农机装备由量向质提升。目前,全州小麦高产田已经实现北斗导航和智能驾驶技术全覆盖,小麦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100%。通过农机减损大比武、设立30个跨区作业服务站,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0.6%以下,助力粮食产能提升。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道忠 实习生 孙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