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中心是重庆融才职业学校创办的重庆大学国家科技园区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大学生综合技能提升和创新创业培训的正规教育机构,与国内外诸多著名企业和高等学府,建立了长期的、紧密性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社会打造实用型和适用型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中心位于重庆的文化教育中心沙坪坝区重庆大学A区, 充分依靠重庆大学的教学资源,在大学生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嵌入针对不同专业的综合技能的教学,综合技能分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主要是围绕计算机技术在各个专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学习各类实用软件和实操能力,并为考取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开设各类专业课程。综合素质教育借鉴国际著名大学职业教育的理念及内涵,开设有财商训练、现代礼仪、创新意识、资源整合、竞争能力拓展、创业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实训课程,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和塑造。中心一直以来坚持“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广大学子除了获得大学文凭外,更获得对应专业的综合技能和国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学业有成,成才有路,就业有门,创业有助,真正成为人生事业的强者。
未来5年,重庆将持巨资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机电、建筑工程等支柱产业。我们紧紧围绕重庆市的支柱产业,瞄准未来3-6年人才市场需要,开设机电工程、建筑工程、信息工程、经济管理类等多个专业的技能教育实训,旨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重庆市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重庆市多行业齐步并进的发展局面和大好发展前景,引世人瞩目!
重庆欢迎您!重庆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中心欢迎您!
创业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确信,你自己,或者你们的核心人员,能够在其他非核心人员都离你而去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继续运作,否则,这样的团队就不够牢固,可以在象优参创业交友这样的地方多找找,看看,多对比,尤其要多从价值观上,找到共同的目标
创投孵化器是创投机构的摇篮,为创投机构不断输出优秀专业人才,孵化培育更多新兴创投机构。优秀资深的创投机构可作为前海创投孵化器的教练机构,为孵化培育天使投资人、PE、VC提供一份力量。
首先,深圳青年就业创业中心是半公益性质的,他们前期会为求职者做免费的就业辅导,这与一般纯盈利性质的猎头公司不同;
其次,深圳青年就业创业中心可以直接给求职者提供面试机会,并且跟踪反馈面试结果,求职网站不会做这些线下的面试。
再次,青年就业创业中心主要对接深圳的企业和大学生求职者,相对垂直化一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前两年学通识,这里的通识就是主修课中的公共课,后面两年是要加上专业课,选修课也是有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理学、工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由原隶属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现有两个校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
截至2011年,学校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生7100余人,博士生83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4900余人,每年接受来华留学生200余人次。学校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大学科为主干,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互动,通过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质教材、主讲教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的一级重点学科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优势学科4个、特色学科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
截至2011年,学校拥有48个本科专业,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 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学校还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实验基地和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创新人才实验区(经济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解纷专家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截至目前,我校连续3年成为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高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品牌专业1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级双语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34门、校级精品课程97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本。
学校积极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倡导利用合并形成的多学科并存、互动的知识环境,积极发展交叉和新兴学科,用新兴学科改造传统学科,实现经、法、管等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和协调发展,启动学科创新工程,从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入手,建立并完善了商贸英语、法制新闻、司法会计、经济伦理、法经济学、经济侦查等具有交叉融通特色的学科,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及学术效果,走出了特色化学科建设之路。
学校已构建起经、法、管三大主干学科领域的国家级平台,集合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学者,形成了多个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交叉和特色学科。同时,依托“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还建设了多项对学科建设起重要辅助支撑作用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