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比例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影响:紧缩流通性,控制银行贷款规模。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成为央行宏观调控的常规工具,调控意图在于引导信贷的合理增长,。对股市影响有限,但是积累效应不一定。特别的,对银行股影响较大,据说自去年连续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上市 银行利润的影响已达百分之三。
现在上调****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运行在过热的边缘,通货膨胀压力大。这是由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剧增,流动性过剩等引起的。
2011年我国人民银行运用以下三种货币政策工具对我国进行宏观调控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①货币政策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以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连续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体现了本质,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克服市场的各种缺陷,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货币政策,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属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应该是属于通货紧缩,经济不景气,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的背景下,应该是上调利率才对,故答案应选B。
点评: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分别对应的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银行准备金率等)、从紧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减少国债发行规模等);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相反)。难度适中。
上一篇:侵害群众利益方面的问题,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