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农快评
一亩地只要交10.9元钱,受灾后最高可获赔1125元!这是今天(5月31日)下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给农民朋友算的一笔账。该发布会介绍了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相关政策。
完全成本保险保的是种粮的所有投入,包括投入的种子、化肥等,再加上地租和投入的人工,就是总的生产成本。这个保险是国家政策性保险,具有高补贴、高赔付的特点。简单来说,在保费方面,各级财政补贴最少80%。平均来看,完全成本保险保障水平大约是每亩1125元,按现在平均的保险费率,农民最多只需要缴纳10.9元,在受灾时最多就可以获得1125元的赔偿。种植收入保险的保障水平和完全成本保险差不多,是当粮食卖不上一个好价钱或者收成不好导致种粮收入没有达到预期时,给农民的一个保障、一个赔偿。
这两个保险,总的来说就是让农民在种粮时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赔钱,可以轻松地去种地。而国家高比例的保费补贴,也不会让参加保险成为农民的负担。
在农民“轻”的背后,是国家的“重”。为了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国家作出了很多努力。一是政策强度大,中央一号文件连续21年关注农业保险。2007年开始实施物化成本的“基本险”,2018年开始在产粮大县试点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2023年将这两个高保障险种推广到所有产粮大县,在今年实现全国全面覆盖。二是真金白银投入。从2007年起,财政部累计拨付的保费补贴资金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22%。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了562亿元保费补贴预算,其中超过200亿元用于支持三大主粮保险发展。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才能为广大农户安心种粮撑起保护伞。
当然,我国农业保险用十几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几十年的路,在实施过程中,也不时有一些问题出现。比如,有的地方在承保理赔环节不规范,存在平均赔付、协议赔付、粗糙定损等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户的参保意愿。希望相关部门、单位在政策执行中严格遵守规定,提升承保理赔服务质效,千万把这件好事做好,切实提升农户参保的获得感。
三农快评——从三农角度看问题
聚焦“三农”领域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权威跟踪“三农”领域热点、焦点、难点、重点话题,独家解析“三农”新闻事件,认真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用有速度的关注、有高度的站位、有态度的表达、有温度的关爱、有深度的见解回应社会关切。
作者丨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孙丽敏
编辑 | 宋锐
摄像丨徐豫
视频剪辑丨王玉琪
主编|蒋琳
监审 | 钟倩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优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