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石泉:聚力产业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始人
2024-05-20 12:21:48
0

产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陕西石泉县立足生态、富硒、绿色资源禀赋,坚持“稳一强二活三、接二连三促一、多业融合发展”思路,聚力壮大以富硒预制菜首位产业为引领、生态旅游主导产业为带动、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

做大首位产业助融合

5月16日,走进石泉县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园,就闻到阵阵菜香。在安康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车间,工人们忙个不停,将一筐筐当地农民种植、养殖的蔬菜、肉类加工成料理包,成为市场广受欢迎的预制菜。

近年来,石泉县围绕建设“全国富硒食品产业强县、西北预制菜之乡”发展定位,坚持“标准化生产加工、规模化基地支撑、多元化产品研发、连锁化运营推广”的思路,聚力用好“硒”资源、做足“链”文章、打造“菜”品牌,强化市场导向和规划引领,着力引企业育龙头建园区,聚力打造富硒食品预制菜首位产业。

秉持首位产业予以首位支持,石泉县累计投入35亿元支持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发展。依托石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统筹推进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成标准化厂房、冷链仓储库房22.7万平方米。瞄准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链延伸,先后引进培育深鲨集团、正兴黄花菜、柏盛魔芋等31家头部企业和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建成全省首个预制菜产业园,入选全省重点产业链和第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在城关镇丝银坝村预制菜产业基地,刚刚采摘的辣椒、西红柿等蔬菜被运到园区企业,经过流水线加工,变成了一袋袋预制菜料理包将销往全国各地。丝银坝村党支部书记邓国友介绍,该基地年总产值达1200余万元,带动务工群众160余人。石泉县持续深化完善“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组织体系,发展订单种植养殖基地8万亩,亩均收入稳定达到6000元以上,带动52个村集体经济和3万余农户群众持续增收。

从田间到餐桌,石泉县着力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打造“石泉食美”品牌,聚力农业生产、规模预制、装备制造、冷链物流、连锁餐饮等新业态协同发展。创新开发石泉食美“小碗菜”中式快餐,大力实施“百城千店”行动计划,目前已经在西安、成都、武汉等地发展连锁店26家。2023年,石泉县富硒预制菜产业实现产值41亿元,跻身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名单,首位产业的带动力、竞争力更加凸显。

做强主导产业促带动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石泉县各个景区、乡村旅游点迎来客流高峰,民宿、酒店、宾馆游客爆满,特产、美食、餐饮一路畅销,五天假期累计接待游客40.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5亿元。

石泉县拥有秦岭、巴山、汉江独特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将生态人文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该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力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全县上下围绕生态旅游,在规划统筹、体制机制、公共服务、要素体系、资源环境、品牌营销上实行项目化管理,走出了一条全域旅游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创新之路。

石泉县以打造“中国汉江石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为定位,以建设全国文化旅游名县、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果为目标,坚持“全域规划、全域布局、全域发展、全域融合”总体要求,利用山水田园、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一系列景区景点以及乡村旅游示范镇村,形成多点开花、全域展格局。先后建成国家旅游休闲街区1个、国家4A和3A级景区各5个、国家级和省级旅游镇村16个。

聚力提升全县10个A级景区品质,推动传统景区转型升级。建成本草溪谷中医药康养度假区、草池湾自然研学体验区、秦巴老街特色美食街区,积极培育观光采摘、美食体验、特色民宿等农庄经济,让群众深度融入旅游产业链。深入挖掘鬼谷子、鎏金铜蚕和汉水文化内涵,常年举办四季主题文化活动、体育赛事、节会论坛,着力叫响“秦巴山水、石泉十美”品牌,持续增强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吸引力、带动力。

舞动山水兴旅游,一业兴起百业旺。石泉县通过实施全域旅游,有效促进了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了“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全县旅游接待人次及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20%以上,带动全县从事旅游业达到3.5万余人,3429户8470名脱贫群众享受到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做优特色产业提质效

初夏时节,石泉县广大蚕农开始养殖第一批春蚕。蚕桑技术人员也开始忙碌起来,现场进行小蚕共育等科学养蚕技术指导。

“当前,我们所有技术服务人员都深入到生产第一线,通过面对面指导、开办技术讲座等形式做好科学养蚕培训,确保关键生产技术与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实现蚕茧优质高产。今年第一批春蚕全县发种18000多张,其中小蚕共育8200余张。”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姚程杰介绍说。

作为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县,石泉县桑园面积稳定在7.6万亩,年养蚕7.3万张,实现蚕桑总产值19亿元,已经打造形成了养蚕缫丝、捻丝织绸、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完整产业链,蚕桑产业成为保护生态发展的“绿色银行”,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突出绿色生态、有机富硒资源优势,石泉县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按照“一镇一业一龙头、一村一品一园区”思路,科学规划布局,推动蚕桑、魔芋、畜禽、蔬菜、林果、优质粮油等特色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县财政年均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13亿元,撬动金融机构发放产业小额贷款2000万元,引导400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发展,持续做精农业特色产业板块。

紧扣稳产保供促增收,分年度制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奖补措施。通过建基地、强龙头、育主体、树品牌、延链条,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县累计培育农业园区116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1家、家庭农场49家、专业合作社21个,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9个,研发生产优质农副产品361个。202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1.09亿元。

大力推行订单种植、品牌技术、田间管理、集中收购、品牌营销“五统一”模式,培育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37个、农业龙头企业22家、产业化联合体8个、家庭农场56家、农业专业合作社22个,蚕桑产业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47个,研发生产优质农副产品361个,实现了农业特色产业扩规模、提品质、增效益。

“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强化首位产业聚链、主导产业延链、优势产业建链,在三产融合中做大首位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做强主导产业,在集约高效中做优特色产业,培育了绿色发展新引擎,拓展了绿色发展新空间,塑造了绿色发展新优势,筑牢了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安康市委常委、石泉县委书记陈莲说。

作者:许兵 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抖音十大财经博主都有谁? 抖音十大财经博主分别是:90后理财女神张雨菲、老道君、锦江理财、何小野金融笔记、小瘪三谈钱、乒乓牛牛...
国内比较权威的新闻媒体有哪些? 1、人民网坚持“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理念;以“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为宗旨;以“多语种、全媒体...
surface pro 触屏失... 作为一名SurfacePro的用户,我深知触屏在使用中的重要性。然而,面对触屏失灵的情况,不少用户可...
广东中山小区用电一般是多少钱一... 一、广东中山小区用电一般是多少钱一度?刚才看了一下电网发过来的电子账单,算了一下,居民用电一度0.6...
平顶山市财经学校学校简介 一、平顶山市财经学校学校简介平顶山市财经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中专,享有众多荣誉,如省级文明单位、卫生...
抖音里的财经博主有哪些? 抖音是一个热门的社交媒体平台,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关注和使用。在抖音上,有很多财经博主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
​金蝶生产领料单怎么生成凭证 金蝶生产领料单怎么生成凭证做好存货核算之后,在存货核算模块有个生成凭证的按钮,只要模板设置好,直接在...
蚂蚁借呗是什么? 蚂蚁借呗是什么?借呗是支付宝推出的一款贷款服务,最高贷款额度为30万元,最长还款期限为12个月,贷款...
​查账征收没有成本票怎么结转 查账征收没有成本票怎么结转个体户查账征收没有成本票的解决办法如下:1、如果是核定征收的,可以做简单流...
通达信软件如何设置盘中股票异动... 一、通达信软件如何设置盘中股票异动提示,只能通过指标进行异动预警!当然,系统也提供了一些简单的股票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