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忽高忽低可能是血液性疾病,也可能是女性生理期出现了内分泌系统异常所造成,也不排除是自身的免疫抗体出现了异常。需要去医院做全面检查,能明确与自身的病情,还可以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法,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比如身体出现了血液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下,可能会伴随着血小板忽高或者忽低的症状发生,生理性因素通常是指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出现了异常所造成,比如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出现变化,孕激素以及雌激素水平偏高,也会伴随着血小板出现忽高以及忽低的症状。
病理性因素通常是指自身出现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者是急性白血病所造成,血小板正常数值是在100到300左右,如果低于了100或者高于300都属于是不正常。血小板在人体可以起到止血以及凝血的作用,血小板计数可能会有6%到10%的变化,在早上的时候血小板会偏低等,到午后之后会有所偏高,冬天会有所偏高,在夏季的时候数值会有所偏低,女性会受到生理期的因素出现血小板有降低,等到生理期过后还会出现缓慢升高的症状。
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以及生活干预的方式改善,但是如果出现了疾病,则需要及时做治疗,避免病情加重。治疗过程中需要做好自身的安全护理工作,避免受到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