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庭一般是指内庭穴,其具体位置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内庭穴具有泻火、理气止痛等作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齿痛、咽喉肿病、口歪等疾病。
内庭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其具体位置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或者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在脚底部的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即为内庭穴。
内庭穴具有泻火、理气止痛等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胀、泄泻、便秘、、足背肿痛等疾病。此外,配合谷穴可治牙龈肿痛,配太冲、曲池、大椎等穴位可治疗热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须由专业人员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