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及光叶菝葜的根茎,又名冷饭团、仙遗粮。
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以及抗肿瘤的作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梅毒、筋骨挛痛、瘰疬等疾病。
正宗野生土茯苓的根茎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l~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无臭,味微甘、涩。常切成厚1~5mm的薄片。
土茯苓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以及抗肿瘤的作用。可以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
1.除湿作用
土茯苓可以纠正脾脏正常的代谢功能,配合其他祛湿的中成药物,如陈皮、党参、薏仁、黄芩、当归等药物,可以增加祛湿的效果。
2.解毒作用
土茯苓水煎剂、稀醇制剂和粗黄酮均具有拮抗急性和亚急性棉酚中毒。并且土茯苓稀醇提取物在拮抗棉酚毒性的同时不影响棉酚的抑精作用。
3.抗肿瘤作用
土茯苓对预防肝癌有一定作用。土茯苓与茵陈、生鳖甲、平枝莲合用,加水煎汁可有抗肝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