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经络可分为位于大腿外侧的足三阳经脉和位于大腿内侧的足三阴经脉。
足三阳经脉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脉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1.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
1.1足阳明胃经分布于人体头面、胸腹、下肢外侧前缘及第2趾和大趾,循行45个穴位,首穴为承泣,末穴为厉兑。
1.2足少阳胆经分布于人体头侧面、胸腹侧面、下肢外侧中部及第4趾,循行45个穴位,首穴为瞳子髎,末穴为足窍阴。
1.3足太阳膀胱经分布于人体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及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循行67个穴位,首穴为睛明,末穴为至阴。
2、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胸腔,交手三阴经。
2.1足太阴脾经分布于人体侧胸腹部、下肢内侧前缘及足大趾内侧,循行21个穴位,首穴为隐白,末穴为大包。
2.2足少阴肾经分布于人体第5趾、足底、下肢内侧后缘及胸腹部,循行27个穴位,首穴为涌泉,末穴为俞府。
2.3足厥阴肝经分布于人体足大趾、下肢内侧、胸腹部,循行14个穴位,首穴为大敦,末穴为期门。
足阳明胃经用于眼痛、耳痛、口痛等;足少阳胆经用于眼睛干痒、耳聋、耳鸣、咽痒、偏头痛等;足太阳膀胱经用于头部、腰背部、下肢的疾病。足太阴脾经用于脾胃病、妇科病等的治疗;足少阴肾经用于泌尿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的治疗;足厥阴经用于妇科、肝病等。
上一篇:小腿的经络图图解 小腿的经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