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经络共有六条,分别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少阴肾经。
遵医嘱适当按摩腿部经络,有助于缓解腿部酸胀等不适,同时可起到强健脾胃等作用。
1.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的大敦穴,向上沿足背内侧腿部依次经过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穴。
2.足太阴脾经
起始于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的隐白穴,沿足内侧往上腿部依次经过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
3.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的睛明穴,腿部经过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 、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穴。
4.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的迎香穴,腿部经过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穴。
5.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外眦的瞳子膠穴,腿部经过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6.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向足心的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再依次经过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穴。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按摩腿部经络,可疏通局部气血,改善腿部酸胀、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此外,还因腿部经络丰富,尤其是脾胃二经常用的保健穴位也在腿部,适当按揉可强健脾胃,具有较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
下一篇:腋下两侧经络图 腋下两侧隐隐发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