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隐翅虫咬后,隐翅虫的毒液接触到皮肤,出现隐翅虫皮炎,其是一种接触性皮炎,好发于夏秋季节雨后,表现为面、颈部等皮肤暴露部位接触隐翅虫毒液后局部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
预防隐翅虫叮咬要安装纱窗门或挂蚊帐防止毒虫的侵入,睡眠时要熄灭室内的灯光;当虫子落到皮肤上时,不要在皮肤上将虫打死或压碎,应将虫体拨落在地上用脚踏死。
被隐翅虫咬后主要表现为面部、颈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条状的、片状的或者点簇状的水肿性红斑,红斑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疱,甚至是脓疱,部分脓疱可融合成片,并可继发糜烂、结痂和表皮坏死,可有瘙痒感、灼痛感,可发热、头晕等不适。
被隐翅虫咬后,首先清水冲洗,然后选用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或1:10聚维酮碘溶液湿敷,皮损处外涂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等,有感染者可外用抗生素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