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错位老咔咔的响通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关,表现有开闭口或咀嚼时关节“咔咔”的弹响声。若长期出现该响声,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引起关节磨损等。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颌面部常见疾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女性,发病可能与咬合紊乱、咀嚼肌功能紊乱、外伤或关节退行性变化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关节及相应肌群的疼痛、弹响及杂音、下颌运动异常。关节及相应肌群的疼痛表现为张口或咀嚼时下颌关节附近疼痛、酸胀,或可伴面颊、颞眶、枕区钝痛等。弹响及杂音指开闭口或咀嚼时,可听见“咔咔”的弹响声,“咔叭”的破碎音或类似揉玻璃纸样的摩擦音,一般情况下仅弹响声可能被他人耳闻。下颌运动异常表现为开口时偏斜、曲折状左右摆动,开口过小、张口受限,或是关节绞锁症状(开口过程中突然出现障碍而停顿、辅助压迫后可顺利张口)。若长期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如通过热敷、理疗,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阿米替林等药物,或关节镜手术等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大多可自愈,平日里避免张大口、咬硬物,适当放松下颌关节,睡眠时避免采取侧卧或俯卧以免下巴受压,改正咬紧牙、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有助于疾病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