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腺体指下颌下腺,又叫颌下腺,出现肿大可能与生理性因素、阻塞性下颌下腺炎、颌下区感染、肿瘤等有关,需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从而消除肿大。
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1、生理性肿大: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一般于体检偶然发现,平时不出现明显不适。可定期随访观察,若疾病进展,需就医明确是否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2、阻塞性下颌下腺炎:与唾液腺结石阻塞于颌下腺导管内引起下颌下腺炎有关,表现有下颌下腺肿大、进食后下颌下腺肿痛加剧,反复发作可形成纤维化,或于导管处排出脓性分泌物等。需就医后通过去除涎石、导管扩大术等治疗,配合口服抗生素或静脉用药等预防并发症,严重者可能需手术摘除下颌下腺。
3、颌下区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淋巴结肿大等,可引起下颌下腺发炎、肿大,表现有局部发热、红肿、疼痛等。需及时就医行B超检查,若可以排除脓肿形成,可遵医嘱静脉输注头孢曲松、利巴韦林等进行治疗。
4、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如多形性腺瘤、血管瘤等,恶性肿瘤如腺样囊性癌、腺癌等,均可导致下颌下腺肿大。需及时就医明确肿瘤性质,并针对性进行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
5、其它:免疫系统疾病如干燥综合征,IgG4相关性疾病,或是内分泌失衡等,均可导致下颌下腺肿大、增生,需就医后明确病因予以针对性治疗。
若出现下颌下腺肿大,平日里应进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同时适当运动,避免劳累、焦虑,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肿胀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