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脱矿即指牙釉质脱矿,是牙齿最外层牙釉质内的矿物质形成的钙质小体,受酸性等物质侵袭而脱出,若未及时处理,则可进展为龋病。
牙齿出现脱矿的相关表现后,应及时处理,避免疾病进展出现龋病。
1、牙齿脱矿初期
牙齿脱矿初期,因牙釉质表面钙磷流失而出现牙齿的色泽变化,呈现出白色、黄色斑点,伴牙齿表面凹陷、细沟。此阶段一般无牙齿酸痛等不适,仅出现牙齿色泽、形态改变。
2、牙齿脱矿进展为龋病
若未及时处理牙齿脱矿,则可进展为龋病。龋病初期一般无明显的龋洞,与牙齿脱矿初期表现类似,但斑点可进一步扩大形成斑块,牙面呈黄褐色。龋病中期开始可见龋洞,且牙齿会对外界刺激如冷、热、酸等食物敏感而出现酸痛,刺激去除后症状即可消失。龋病晚期龋洞明显,呈黑褐色,已达牙本质深层,此阶段牙齿对外界的刺激较中期进一步明显,且医生探诊时有明显疼痛感。
牙齿出现脱矿的相关表现后,应及时就医行口腔检查,可选择牙齿贴面等方式进行改善。平日里应适当多使用含氟牙膏,减少碳酸饮料及高糖食物的摄入。此外,应做好口腔的清洁卫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合理使用漱口水、牙线等清洁菌斑、食物残渣等。若牙齿已出现龋病相关症状,则可能需进行补牙等处理。
上一篇:树脂贴面牙卸掉后样子图片
下一篇:3颗大牙缺失镶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