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是一种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及多器官系统受累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类型为皮肤型红斑狼疮及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可使用类固醇类药物调控免疫功能,同时在治疗期间也需要注意使用激素药物引起的各类不良反应。
皮肤型红斑狼疮
皮肤型红斑狼疮主要侵犯皮肤,皮损通常出现于颊部等暴露部位。临床表现为局限的持久红斑或斑块,边界清楚,表面有紧密附着的鳞屑,扩大的毛囊孔处鳞屑构成角质栓,患处常有萎缩及色素性变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皮肤病变是面部皮疹,表现为日晒后出现,分布于患者面颊部,主要是面颊和鼻梁红斑,呈蝶形,一般不累及鼻唇沟。部分患者可出现雷诺现象,特征为间歇性肢端苍白后出现发绀和红皮病,也可能出现口、鼻溃疡,以及瘢痕性脱发。其他系统的症状还包括乏力、发热、关节疼痛、肌痛、体重改变等。
红斑狼疮治疗方面主要是使用类固醇和相关药物调控免疫功能,从而缓解狼疮引起的症状。同时也需要注意使用激素引起体重增加、骨质疏松、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