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耳后淋巴结肿大可分为生理性肿大和病理性肿大,生理性肿大一般不用治疗,病理性肿大包括淋巴结炎、恶性淋巴瘤等,需要及时就医。淋巴结炎淋巴结炎是致病菌从皮肤、黏膜或附近的感染性病灶处侵入,导致引流区域淋巴结受累发生的炎症反应。恶性淋巴瘤是指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恶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瘤,是最早发现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淋巴结炎患者主要予以解热镇痛药、抗菌类药物,当淋巴结炎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恶性淋巴瘤可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及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以提患者的生活质量。
1.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特点,常伴发热,肿大的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大至一定程度即停止。病情加重时也可发展成脓肿,有波动感,少数可能破溃流脓。
2.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往往表现为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发展到后期,淋巴结之间互相融合形成比较大的团块,这种团块往往质地比较硬,边界不清晰,表面不光滑,是一种不规则的球形。当淋巴瘤的肿块侵及表面皮肤的时候,可以形成皮肤的破溃,甚至形成恶性的溃疡,而这个时候的溃疡往往是呈环堤状隆起,底部可以有出血和渗出,继发感染之后可以有脓性分泌物。
淋巴结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解热镇痛药、抗菌类药物。解热镇痛药可用来控制疼痛和发烧,外用药如酮洛芬凝胶,口服药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布洛芬片等。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可抵抗细菌引起的感染,例如头孢安卡胶囊、注射用青霉素钠、罗红霉素胶囊等。当淋巴结炎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恶性淋巴瘤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治疗手段(如化疗、靶向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等)、放疗等,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临床治愈或长期无进展生存,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