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在皮肤和网状淋巴管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粘膜破伤侵入而引起,偶有C型或C型链球菌所致,亦可由血行感染。主要表现为局部界限清楚的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压之褪色。
丹毒临床上常选用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丹毒发病前有全身不适、寒战、恶心等症状,继而局部出现有边界的水肿性鲜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大,皮损表面可出现水疱,自觉灼热疼痛,可伴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常有复发倾向,复发时症状往往较轻。愈后遗留色素沉着。

患者应卧床休息并及时对症治疗,临床常用青霉素,一般在用药2-3天后体温即可恢复正常,但需持续用药约2周。磺胺类药物亦能取得良好疗效,根据病情必要时可与青霉素同时应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四环素、红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