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属于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具有口器可叮咬皮肤并吸血,可作为某些疾病(如莱姆病)的传播媒介。蜱虫叮咬后可形成红肿的斑疹或斑丘疹,中央可见虫体附着。
被蜱虫叮咬后应采取正确的方式将其拔除,然后对皮肤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蜱虫叮咬后以叮咬处为中心,可出现明显的充血、红肿包块,蜱虫吸血后膨胀增大,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椭圆形,通过口器附着固定于皮肤表面。蜱虫自行脱落或把虫体摘除后,可在皮肤上发现针孔样蜇咬痕迹,有血液渗出。患处通常伴有疼痛或瘙痒感。

发现皮肤有蜱虫叮咬时,应注意及时正确移除蜱虫。一般可用镊子或经保护的手指使用轻柔稳定的力道将蜱虫向上拔除,避免猛拉或旋转,避免挤压、碾压或刺穿蜱虫身体,以免其体液刺激皮肤。移除蜱后对皮肤彻底消毒,用酒精或肥皂和清水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