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是一类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总称,常见于育龄期女性,最具特征性的症状为面颊部出现蝶形红斑。红斑狼疮具体病因尚不明确,遗传、激素、免疫和环境等多重因素对发病都有影响,需依赖症状、病史、辅助检查结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判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通过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皮肤型红斑狼疮治疗以外用和口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治疗为主。
1.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与黏膜症状包括蝶形红斑、黏膜溃疡、脱发及斑秃,以及手指及掌腹部红色痛性结节、甲周红斑、皮肤溃疡、指端缺血坏死等。其中,红斑样皮疹,约出现于一半左右的患者,早期患者出现几率更低。

2.皮肤型红斑狼疮
皮肤型红斑狼疮包括蝶形红斑,伴瘙痒感的融合性斑疹、丘疹,紫癜或瘀斑、大疱。

红斑狼疮的治疗目标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保证长期生存、预防器官损伤,尽可能降低疾病的活动度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指导患者管理疾病。通常情况下,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通过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皮肤型红斑狼疮治疗以外用和口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治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