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疖子也叫疖疮,是指在毛囊及其毛囊周围的急性化脓性且常伴坏死性炎症的症状,通常仅单个发生。
火疖子可能由细菌感染、空气或食物过敏、生活压力、卫生不良、生病、抵抗力差、某些药物、吃过多垃圾食物、伤口感染、血液中毒,或甲状腺毛病等因素引起。火疖子未出现脓头时,可先予以皮损处消毒处理,然后外涂2%鱼石脂软膏等药物,最后贴上纱布敷料即可。
火疖子最初是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小脓栓。红、肿、痛范围扩大,再数日后,脓栓脱落,排出脓液,炎症便逐渐消失而愈。

当还没有脓头出现的时候,可以在疖子表面涂一些2%碘酊,用了碘酊后要用75%的酒精脱碘。之后可用2%鱼石脂软膏、红膏药、金黄膏涂敷。鱼石脂软膏是一种黑色的油膏,将它敷在疖肿的部位,再贴上纱布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