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脸上长白色的小米粒可能是新生儿痤疮或晶形粟粒疹引起的。新生儿痤疮指的是出生时或出生后四周内出现的皮肤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常与新生儿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多有关。晶形粟粒疹又叫白痱,是痱子的一种,是汗管阻塞导致汗液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病。
轻度新生儿痤疮、晶形粟粒疹一般无需治疗,若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予以外用药物进行治疗。
1、新生儿痤疮
新生儿痤疮初期表现为皮肤出现淡红色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密集分布但不融合,顶部可有小脓点,一般无明显瘙痒。后逐渐形成白头粉刺,也可为黑头。一般1~3个月可以消退。

2、晶形粟粒疹
晶形粟粒疹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现透明的、针尖样大小的、成片分布的小水疱,水疱位置表浅,容易被擦破。常无明显自觉症状。

新生儿痤疮较轻时一般4个月内可以自愈,不需治疗。若出现明显炎症,应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红霉素软膏、过氧化苯甲酰、维A酸类等治疗。
轻度的晶形粟粒疹,一般也不需要治疗。若疹子数量较多,或瘙痒明显、泛红等可就医外用红霉素等抗生素软膏抗感染、痱子粉或炉甘石洗剂等涂抹止痒。同时保持环境温度凉爽,适当减少衣物,确保皮肤凉爽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