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皮疹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皮肤、黏膜损害和全身系统性疾病。
常见的小儿病毒性皮疹包括风疹、单纯疱疹、水痘、手足口病和麻疹。
1、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出疹期风疹迅速由面部、颈部、躯干波及四肢,但手掌、足跖大都无疹。皮疹呈浅红色,稍稍隆起,分布均匀。疹间有正常皮肤,躯干部皮疹稀疏,面部及四肢往往融合,颈、腕及指趾可见疏散的斑丘疹。
2、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小儿单纯疱疹表现为在红色皮肤基础上聚集几个薄壁的水疱,随后于7~10天内破溃、生痂、愈合。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传染病,潜伏期10~21天,前驱期之后开始出现皮疹,伴有轻度至中度发热。皮疹首先出现于头皮、面部或躯干,最初为强烈瘙痒性的红色斑疹,然后发展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疹。24~48小时内疱内液体变浑浊,且疱疹出现脐凹现象。当最初的损害结痂时,在躯干和肢体上出现新的皮疹。同时存在不同期的皮疹是水痘的特征,累及口咽部和阴道的溃疡性损害较常见。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柯萨奇病毒A16型病毒引起的儿童病毒性皮肤病,发疹前可有不同程度的低热、头痛、纳差等前驱症状,1~3天后手、足、口部出现皮损,初为红色斑疹,很快发展为2~4mm大小的水疱,疱壁薄,疱液清亮,周围绕以红晕,水疱溃破后可形成灰白色糜烂面或浅溃疡。皮损可同时发生于手、足和口腔,也可呈不全表现,而以口腔受累最多见。病程1周左右,愈后极少复发。
5、麻疹
麻疹是一种急性出疹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发热、流涕等症状。
患病后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发热期间可给予清热解毒的中药,板蓝根颗粒内服有一定效果。皮损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口腔损害可用口腔溃疡涂膜剂或利多卡因液漱口,以减轻疼痛。阿昔洛韦对水痘和单纯疱疹有效,但对有免疫力的儿童感染,不推荐使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