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皮肤过敏主要表现为毛虫皮炎,特征为毛虫的毒毛或刺毛刺伤皮肤后,出现局部红肿,痛痒。
毛毛虫常见的致病种类有桑毛虫、松毛虫和刺毛虫。虫卵及虫茧表面有毒毛,脱落接触或刺入人体皮肤后,其内毒液的原发刺激可引起皮炎。接触毛毛虫后应及时去除皮肤附着的毒毛并清洁、消毒皮肤,遵医嘱外用药物。
毛虫皮炎基本皮损为绿豆至黄豆大鲜红色水肿性红斑、斑丘疹和风团,主要位于与毛毛虫接触的皮肤部位。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丘疱疹或水疱,皮损可多发,成批出现。

接触毛毛虫后应尽可能去除毒毛,可用透明胶带粘贴除去,对局部皮肤进行消炎、止痒,防止继发感染,按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