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常指扁平苔藓,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毛囊、黏膜和指(趾)甲的常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癣常指皮肤癣菌病,为皮肤癣菌侵犯皮肤、毛发和甲等引起的一组真菌感染性疾病。
扁平苔藓可能与活化的T细胞攻击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有关,相关因素包括免疫、遗传、感染、神经精神因素、药物、慢性病、代谢和内分泌等。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感染所引起的,局部潮湿多汗、免疫力较弱等是皮肤癣菌病的高危因素。
1.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的典型表现是为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的平顶丘疹,单个丘疹的直径通常为数毫米,但可以融合形成更大的斑块,仔细观察可发现扁平苔藓的扁平丘疹或斑块表面上有纤细的白线,称为“Wickham纹”。四肢是常见的皮肤受累部位,尤其是踝部和腕部屈侧,也可出现躯干受累或全身性受累,皮肤扁平苔藓瘙痒通常较为明显。

2.皮肤癣菌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瘙痒,皮肤癣菌病因类型的不同,其皮损具有不同的特征。头癣:有的患者头皮上有碟状黄癣痂,有的表现为鳞屑性脱发斑,有的表现为有毛囊口黑点的脱发斑,还有的表现为炎性肿块。体癣和股癣:皮损以丘疹、丘疱疹、水疱和境界清楚的红色鳞屑性斑片为主。手癣:表现为手掌和手指角化过度性皮损,常从单侧手开始发生,可伴有其他表现,如脱屑、水疱、干燥等症状。足癣:足部出现水疱或大疱、脚趾间糜烂浸渍或脚底、脚后跟呈角化过度性皮损。

扁平苔藓首先是要避免诱因,对于局限性的小面积扁平苔藓,主要外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软膏或维A酸乳膏,比较肥厚的皮损可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对于全身泛发的扁平苔藓,瘙痒者可以给予抗组胺药治疗。皮肤癣菌病的治疗为使用足剂量、足疗程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外用药物包括咪唑类药物、丙烯胺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