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虫是身体能分泌并释放出毒液的一类节肢动物的统称,毒素弱的毒虫咬人后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瘙痒,多不需要特殊处理或遵医嘱外擦止痒药物后观察即可。
若为毒素较强的毒虫咬了,如毒蜘蛛、千足虫、隐翅虫等,可表现出局部皮肤红肿、出现水疱甚至是坏死等,部分严重者可伴头晕、乏力、冷汗等全身症状。如果是被毒素较强或不能明确种类的毒虫咬伤,应及时处理、减少毒液残留并尽快就医。
1、毒蜘蛛
毒蜘蛛叮咬皮肤后,局部会出现红肿、局部皮肤发生坏死,若未及时处理,还会出现面色发白、冷汗无力、心率加快、肌肉痉挛、肢端水肿等全身症状,情况严重时会导致休克。

2、千足虫
千足虫又叫马陆,本身一般不咬人,但在触摸和摆弄时接触其分泌的毒素,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伴不同程度的疼痛、刺痛或灼痛感。对于马陆毒素较敏感人群还可出现风团、水肿型红斑等。

3、隐翅虫
隐翅虫咬人后早期常见症状为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的水肿性红斑,伴密集的丘疹、水疱、脓疱等。随后脓疱融合成片,继而发生糜烂、渗液、表皮坏死等。常伴皮肤灼痛、瘙痒感,部分还可出现发热、头晕等全身症状。

被毒虫咬后,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减少毒液残留。情况允许时保留毒虫信息,以便后续治疗等需要。若部位位于四肢,对于毒蜘蛛等毒性强或不明虫类咬伤,应于近心端结扎防止毒素扩散,结扎每一段时间需松开保证局部循环通畅。若出现呕吐、发烧等,应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