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蚊子咬后可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甚至出现脓包;被咬后应及时清洗局部减少毒液残留,若出现发热等应及时就医。
毒蚊子通过其口器刺伤皮肤,其唾液或毒液侵入皮肤,蚊虫的唾液和毒腺的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进入人体皮肤后可与抗体产生变应性反应而引起炎症。
被毒蚊子咬之后会出现瘙痒的自觉症状,皮损为孤立或者散在分布的纺锤型,1-2cm大小的风团样丘疹,纺锤的长轴常与皮纹平行丘疹,中央有小水疱,疱液清亮,抓破之后可以形成浆液性或者血性的结痂,发生在四肢远端者通常可以有大疱。在7-10天后皮疹可以逐渐消退,留有色素沉着。

被毒蚊子叮咬后可以外用肥皂水清洗,中和蚊虫的毒液。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发热或者全身不适、出现乏力等,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解毒治疗。若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还需要及时的使用一些糖皮质激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比如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或者口服强的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