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牛氓咬伤为虫咬反应,是昆虫叮咬皮肤而引起的皮炎性皮肤病。牛虻叮咬时注人皮肤的分泌物是导致虫咬反应的致敏原。
牛虻为刺吸式口器,飞行力很强,主要吸吮牛、马、驴等牲畜血,有时也侵袭其他动物和人,常栖居于草丛树林中或河边植物上,当人下田劳动时常有被叮咬的可能。
被牛虻叮咬后可立即感到剧痛,并出现明显的皮肤红肿,中央常有被咬的痕迹,由于刺咬时牛虻体内分泌一种抗凝物质,故咬伤时常有出血不止现象。人在水中劳动时牛虻的幼虫也可叮咬皮肤,皮肤剧痛刺痒,并出现红肿、丘疹或风团。

牛虻的预防比较困难,可清除孳生地杂草或去除水中植物,以减少成虫产卵或幼虫孳生。但牛虻的孳生地很多,因此较难处理。在牧区工作的人皮肤上涂驱避剂,或穿防护服装,适当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