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以艾绒制成的各种灸材为治疗工具,通过点燃后的热量,靠近或接触病变部位或穴位,刺激局部以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特殊中医外治方法。
艾灸时皮肤起水泡,这不是烫伤,而是身体由内向外排毒的一种表现,也是身体湿气寒气重的表现。若艾灸时距离皮肤太近或艾灰脱落则可导致皮肤烫伤。
1.艾灸起水泡
艾灸起水泡主要表现为单纯的水泡,水泡周围皮肤不会出现红肿,起水泡后可以继续在水泡的位置施灸,数次后水泡就会自行溃破,溃破后仍然可以继续施灸直到结痂。有的患者的水泡是透明无色的,为寒湿的表现;有的水泡是黄色的,说明体内郁热,若水泡是血水样,则说明体内湿毒盛。患者一般无明显的灼烧感,部分患者可自觉轻微疼痛。

2.艾灸烫伤
艾灸烫伤表现为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若剥脱,可见创面红润、潮湿。患者常疼痛明显,有灼热感。

艾灸起水泡一般可自行吸收,不用处理,大一点的水泡可以用消毒针头把水泡刺破,放出里面的泡液,然后保持创面的干燥,避免碰水,避免摩擦,伤口可以自行愈合。艾灸烫伤若出现小水疱无须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并保持干燥,也可服用黄连上清丸、犀角地黄丸,或外用京万红软膏、生肌愈皮膏等治疗。本治疗方式具有一定风险,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上一篇:女性腋下鼓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