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痱子也称晶形粟粒疹,由汗液在皮肤角质层或角质层以下的汗管溢出引起。
白痱子多发生在躯干和皮肤皱褶处,在新生儿中很常见,此外,卧床不起、体质虚弱、易大量出汗者也容易出现。
白痱子轻微表现为表浅、针头大小的水疱,呈透明状,似水滴,常成批出现。水疱之间可相互融合,由于水疱表浅,所以容易破裂,但不会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因此周围没有红晕。破裂后常在1~2天内吸收,干燥后会留有细小的鳞屑。患者皮损处一般没有发痒、疼痛等自觉症状。

白痱子主要发生在体表部位,因此治疗以外用药物为主。外用药物治疗以清凉、收敛、止痒为原则。局部可外用薄荷炉甘石洗剂和痱子粉(分为成人用和婴儿用)、激素等。口服药物可使用抗组胺药和抗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