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主要由牙周支持组织的减少或丧失所致。一些口腔疾病(如牙周炎、牙挫伤、牙槽骨骨折、牙槽骨肿瘤等)、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等)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牙周支持力下降,发生牙齿松动。根据不同原因有相应的治疗方法。
1、由牙周疾病造成的牙齿松动,先治疗牙周疾病,若治疗后仍然松动,可选择夹板、粘接剂固定牙齿。
2、由于外伤撞击造成的牙齿松动,轻度松动,可以服用消炎药,待炎症消失即可,如果松动严重,牙齿有脱位、移位时,应把牙齿恢复原位,将其捆绑固定于相邻牙齿上,并服用消炎药,1-2个月可痊愈。
3、由肿瘤引起的牙齿松动,优先手术处理肿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再决定是否保留松动牙齿。
4、经医生评估后,牙齿已经松动到无法保留,应该及早拔除,否则,牙槽骨会继续吸收,且影响两侧相对健康的牙齿。先控制炎症,后行拔牙治疗,再进行义齿修复。
5、由全身疾病引发的牙齿松动,应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后再决定松动牙体的治疗。
大部分的牙齿松动是牙周组织炎症造成的,因此,预防牙周炎的发生,或控制牙周炎的进展,可有效预防牙齿松动。预防牙周炎,要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合理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齿相邻的侧面,定期每年1~2次洗牙,清除牙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