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过敏性皮炎多是因赤脚接触过敏性物质引起,发疹部位与接触部位基本一致,多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等。
脚底过敏性皮炎的严重程度与接触物质的性质、浓度、接触时间长短和机体敏感程度有关。
脚底过敏性皮炎多表现为局部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等,在急性期或长时间摩擦后,可能会出现渗出、糜烂、肿胀,且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此外,若在发生脚底过敏性皮炎后,不注重清洁卫生,还可能会出现真菌感染,引发脚癣。

发生脚底过敏性皮炎后,首先一定要避免外界的刺激性因素,如避免再次接触致敏性物质、剧烈抓挠、用过烫的水泡脚等,且要穿着宽松、透气的鞋子,减少对局部皮肤的刺激。过敏较为轻微时,可选择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软乳膏等涂抹,但若过敏比较严重,如出现明显渗出时,需使用硼酸溶液冷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