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茸是小儿脐部的卵黄管残余组织增生物,是胚胎期脐部卵黄管没有完全闭合,脐部端卵黄管黏膜的残留。
脐茸前期就是脐部脐凹处有一呈樱桃红色黏膜突起,为息肉状,故医学上又称为脐息肉。
脐茸前期症状就是脐部脐凹处有一呈樱桃红色黏膜突起,表面光滑湿润,息肉状。小的约绿豆大小,大的直径可超过0.5cm,部分根部变细形成蒂。脐茸前期无疼痛感,脐茸黏膜可以分泌少量无色、无臭味的粘液。当孩子脐部受到摩擦或洗澡后可出现有血性的分泌液。如果不及时治疗,局部可出现湿疹,并可发生脐炎。

在脐茸形成以后,一般通过2周时间的换药,观察脐茸没有脱落的黏膜是否能够自行收缩。如果是较小的脐茸,通常可以在换药后,逐渐萎缩、结痂,通常干结以后即可好转。如果超过2周没有好转,建议行电灼手术,使未脱落的脐部黏膜坏死,亦会慢慢脱落,形成痂皮,达到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