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胆疮即带状疱疹,是一种影响神经和皮肤的感染性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疹呈带状分布,因疱疹多发生在腰部,故民间俗称为蛇胆疮。
带状疱疹的皮疹通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表现为疼痛、沿着周围神经走向成群分布的水疱,不跨过身体的中线(从眼睛中间向下到肚脐的一条假想线),可发生于头面部、颈、胸、腹部及四肢。
带状疱疹发病前局部皮肤先有灼痛,伴轻度发热、疲倦无力等全身症状。但也可以无前驱症状,经1~3天后,皮肤陆续出现散在红斑。继而在红斑上发生多数成簇的粟粒大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并迅速变为水疱。水疱壁紧张,光亮,疱水澄清,水疱表面大部有小凹陷。数日后即后期,疱液混浊化脓,破溃后形成糜烂面,最后干燥结痂,痂脱落后留下暂时性红斑。一般病程约2~4周。轻症患者只出现红斑及丘疹,不出现水疱,称为不全性带状疱疹。患者自觉疼痛,剧烈难忍,疼痛可发生在皮疹出现前,表现为感觉过敏,轻触诱发疼痛。疼痛常持续至皮疹完全消退后,有时可持续数月之久。

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止痛。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最常见的是阿昔洛韦,它有效且便宜,主要是外用,涂于水疱及溃破处。对于轻中度疼痛,考虑用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或曲马多。而中重度疼痛多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或羟考酮)或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如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上一篇: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灰指甲图片
下一篇:张力性紫癜的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