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斑是由马拉色菌累及皮肤角质层所致的慢性表浅真菌感染,多发生在前胸、肩背、腋窝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
汗斑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见,不具有传染性。引起汗斑的马拉色菌在正常人皮肤上存在,是否发病取决于遗传倾向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腿上汗斑皮损早期多呈弥漫性对称性分布或多部位发病,大小形状不一,多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疹,多呈淡白斑,也可呈粉红色,黄棕色甚至灰黑色,表面覆盖薄薄的糠状鳞屑,反光性强。个别患者的皮损从毛囊口发病,沿毛囊分布,呈扁平丘疹,上覆盖鳞屑。有些患者皮损多种颜色并存,呈花斑状,故名花斑癣。本病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在炎热夏季、体力劳动、多汗或晒太阳后有轻到中度瘙痒。

汗斑用抗真菌药治疗(可以外用也可内服)。皮损面积较小者,以外用为宜;面积大而且弥漫者,选择内服。外用酮康唑香波、复方雷锁辛洗剂、咪康唑霜等。内服酮康唑、伊曲康唑等。本病常难治愈,大部分患者局部治疗有效,但50%在12个月内复发,泛发及顽固患者口服治愈后,仍有40%在6个月内复发,需要间歇反复应用抗真菌药,确保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