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皮脂腺增生是一种皮肤良性病变,皮损表现为质软的淡黄色小结节,常见于额面部、胸部及生殖器等处。
面部皮脂腺增生病因不明,可能与外伤、局部炎症刺激、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
本病按发病年龄和临床特点可分为新生儿皮脂腺增生、早熟性皮脂腺增生和老年性皮脂腺增生。
新生儿皮脂腺增生
皮损表现为黄色或淡黄色的小颗粒,直径1mm左右,皮疹中央无凹陷,常发生于鼻部和脸颊。

早熟性皮脂腺增生
通常发病于发育期或20~30岁期间。皮损为1~2mm黄色丘疹,可集簇成片,好发于面部,特别是下颏部,个别皮损中央有脐凹。

老年性皮脂腺增生
皮损通常散在分布,半球状隆起,有时呈分叶状,可单发或多发。单个皮损比早熟性皮脂腺增生大,直径2~3mm,质软,呈淡黄色或黄色。皮损中央常见一脐状凹陷,个别患者皮损表面伴有点状角化。常好发于额部及颊部。

本病病因不明,新生儿皮脂腺增生可能与母体雄激素刺激有关,成人皮脂腺增生可能与外伤、局部慢性炎症刺激、激素水平异常及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等因素有关。
本病可根据患者典型的皮损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皮脂腺明显增大,皮脂腺像倒置的葡萄串,而中央有扩张的皮脂腺导管,其开口正好是皮损中央的凹陷处。
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且属良性病变,通常不必做损伤性治疗。如果明显影响外貌,可选择电灼、冷冻、氦氖激光或微创性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