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印是机体对皮肤组织损伤产生的一种修复反应,比较常见的是由较严重的痤疮引起,此外还可能与性别、遗传、痤疮治疗效果等有关。
当损伤不严重时,皮肤会留有色素沉着,即为痘印。若损伤到达了真皮层,就会留下瘢痕,就是痘坑了,一般不会自然消退。
痘印种类较多,一般可根据形态归类为凹陷性瘢痕和增生性瘢痕。
凹陷性瘢痕:这是痘坑的一种,损伤到达了真皮层。形态主要有三种,即冰凿样、厢车样、碾压样。



冰锥样直径小于3mm,边缘陡峭,基底部多形成锐角,呈上宽下窄的冰锥形。厢车样直径约1~4mm,边缘锐利,内壁垂直,底部成近似直角。碾压样直径大于4mm,呈圆形或线形,边缘平缓,深度较浅,如轮胎碾压状。
增生性瘢痕:在痤疮伤口愈合后,患处会形成隆起的组织。增生可局限在原发病变区域,也可明显超出原发的区域。皮损可为凸起、色素减退性和丘疹性皮损,也可表现为正常皮肤下形成包含皮脂代谢物质的通道。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化学剥脱术、微针疗法等。药物疗法的常用药物包括维A酸软膏、过氧化苯甲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