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咬人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红肿丘疹或包块,中央可有水泡或皮肤破损。
萤火虫是一种小型甲虫,虫体末端有发光器,口器上颚呈针状,遇袭击时有可能刺咬人体皮肤,并向表皮注入消化液,引起局部过敏反应。
萤火虫叮咬人体皮肤后,主要在叮咬处造成过敏反应性皮损。在叮咬部位形成针孔样刺痕,围绕刺痕出现皮肤红肿,程度因人而异,可为较小的红色斑丘疹,或隆起皮肤表面的红色包块。萤火虫注入皮肤的消化液可能会将局部皮肤分解液化,形成水泡或轻微的糜烂创面,伴有刺痛或瘙痒。

萤火虫幼虫通常以蜗牛等小型昆虫为食,成虫多数仅吸食花粉花蜜,一般较少直接侵袭人体皮肤。萤火虫多在傍晚至凌晨活动活跃,在户外活动时,应避免在这些时间惊扰萤火虫群体,以免遭到攻击叮咬。
下一篇:丹毒样皮炎图片 丹毒样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