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疱疹,应指的是“汗疱疹”,中医学上又称为“蚂蚁窝”、“田螺泡”。 汗疱疹是一种好发于手掌、脚底以及手指和脚趾两侧的水疱性皮肤病,多呈对称性分布,常反复发作。
汗疱疹好发于春末夏初, 夏重冬轻, 常与手足多汗同时存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烧灼感。多见于青少年,有自愈倾向, 但易复发。
汗疱疹典型皮损为位于表皮深处的小水疱,米粒大小,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分散或群集于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及灼热。水疱内含澄清浆液,一般不自行破裂,干涸后形成脱皮,露出红色新生上皮,薄而嫩,此时常感疼痛。周围皮肤正常。

症状轻者可服用抗组胺药(扑尔敏,氯雷他定等),钙剂,谷维素等,症状急剧者可考虑内服强的松。止痒常用炉甘石洗剂或者酒精外擦,出现水疱渗出时可用硼酸液,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或浸泡,皮疹好转干燥脱屑时则可外用水杨酸软膏等。
下一篇:过敏性紫癜与湿疹的区别图片